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0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吊战场

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出自哪首诗?

唐·韦庄

胡风吹夜雨,塞雁叫秋霜。

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

荒榛断垄没归路,野草平沙有战场。

几度思归还把酒,拂尘看剑倚危樯。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早年屡试不第,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建立前蜀政权后,他任宰相,主持朝政,韦庄的诗风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译文

胡地的风吹着夜雨,边塞的大雁在秋霜中哀鸣。

狂风卷起地上的白骨,青天之气仿佛也在为逝去的幽魂哭泣。

荒芜的榛树和断裂的田垄淹没了回家的路,野草和平沙覆盖着曾经的战场。

多少次想要回归故乡却只能借酒消愁,拂去尘土,手倚危樯,凝视着剑,心中满是感慨。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的凄凉景象,通过自然景象(胡风、夜雨、塞雁、秋霜)与战场遗迹(白骨、幽魂、荒榛、断垄、野草、平沙)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的深切同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战场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首联以“胡风吹夜雨,塞雁叫秋霜”营造出一种凄凉、悲怆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更是以夸张的手法,将战争的惨烈和悲壮表现得淋漓尽致,颈联通过“荒榛断垄”和“野草平沙”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战场的荒凉和破败,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以及他内心的坚韧和不屈。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对战争造成的生灵涂炭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或驻守边疆时,目睹了战场的凄凉景象,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和悲痛,于是写下了这首《吊战场》,通过这首诗,韦庄不仅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和平的向往,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卷地朔风吹白骨,柱天青气泣幽魂。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