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0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贫女

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出自哪首诗?

唐·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您提供的“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为化用或误记,实际应为“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以下分析基于原诗。)

作者简介

秦韬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中明,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早年曾落第,后得令狐绹赏识而中进士,秦韬玉的诗风清丽婉约,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尤其擅长描写女性形象与内心世界,此诗《贫女》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译文

贫家的女儿从未见识过华贵的丝织品和绣衣的芳香,想要托媒人找个好人家却更加感到悲伤,谁能欣赏我高尚的品格和脱俗的风姿?世人都爱那节俭朴素的妆容,我敢夸耀自己的十指灵巧能刺绣,却不愿与人比试谁的眉毛画得更长,最痛苦的是年年拿着金线刺绣,却都是在为别人做嫁衣。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一位贫家女子的内心世界,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价值的忽视以及贫女虽有才华却难以得到认可的无奈,诗中“绮罗香”象征富贵,“荆钗”(此处以“荆钗”代指贫女的朴素装扮)则代表贫寒,通过对比表达了贫女对命运的不甘与自伤之情。

赏析

《贫女》一诗以贫女的口吻,细腻地刻画了其内心的矛盾与苦楚,首联直接点出贫女的身份与境遇,次联通过“风流高格调”与“时世俭梳妆”的对比,展现了贫女的高洁与世俗的偏见,颈联以“夸针巧”与“不斗画长”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贫女的才华与谦逊,尾联则以“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比喻,深刻揭示了贫女为他人付出却难以得到应有回报的悲剧命运,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义。

创作背景

秦韬玉创作《贫女》的具体年代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它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才华难以施展的普遍现象,秦韬玉可能通过贫女的形象,寄托了自己或当时许多有才华却不得志的知识分子的心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与无奈,这首诗也体现了秦韬玉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同情与关注。

“平生不识绣衣裳,闲把荆钗亦自伤。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