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莫嫌尘土佯遮面,能向楼台强出头。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3-07)诗词赏析7

诗词原文

莫嫌尘土佯遮面,能向楼台强出头。的意思及出处

宋·杨万里

莫嫌尘土佯遮面,能向楼台强出头。

一世青葱何足道,此君终古不低头。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余首,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语言通俗活泼,构思新巧奇特,风格清新自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诚斋体”。

译文

不要嫌弃竹子身上的尘土仿佛遮住了它的面容,它能顽强地从楼台旁伸出头来,一生青翠葱茏本不值得称道,但竹子自始至终都不肯向世俗低头。

释义

这首诗以竹为题材,通过描绘竹子的特性和品格,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首句“莫嫌尘土佯遮面”描绘了竹子在生长过程中难免沾染尘土,但仍不失其高洁之姿;次句“能向楼台强出头”则展现了竹子顽强向上、不甘落后的精神;后两句进一步强调竹子虽平凡但始终坚守节操,不向世俗低头。

赏析

这首诗以竹喻人,借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赞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竹子的特性和品格刻画得淋漓尽致,首句“莫嫌尘土佯遮面”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竹子以人的情感,使其形象更加鲜活;次句“能向楼台强出头”则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竹子的顽强和坚韧;后两句则通过议论和抒情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了主题,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节奏鲜明有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杨万里的个人经历和思想情感有关,作为一位有着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的文学家和官员,杨万里在仕途上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屈不挠地奋斗着,在这首诗中,他借竹子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和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或风气,诗人通过赞美竹子的品格来呼吁人们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竹子的佳作,更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深意的抒情诗,它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追求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或风气。

“莫嫌尘土佯遮面,能向楼台强出头。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出自南宋诗人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庆全庵桃花》南宋·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桃源只今惟种桃,不种桃树不成村。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风黄菊篱,冬雪白梅枝。四时各有花堪赏,莫...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全诗是什么?

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实际上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完整古诗,而是融合了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表达,形成了富有诗意与季节特色的对句,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们可以构想一首假想的古诗,并围绕这些关键词进行创作与解析。假想古诗题目:四季雅趣朝代:唐代作者:李逸风(虚构人物)原文:春赏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