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平生相爱应相识,谁道修篁胜此君。全诗是什么?

7个月前 (03-07)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平生相爱应相识,谁道修篁胜此君。全诗是什么?

唐·刘禹锡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平生相爱应相识,谁道修篁胜此君。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迈,语言质朴自然,内容多抒发政治抱负和人生感慨。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监察御史、屯田员外郎等职,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谪,先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等地,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世称“刘宾客”,刘禹锡的诗作风格独特,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深沉婉约之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竹子一节接着一节生长,枝叶茂密繁多,我自身不开花,免得招惹蜜蜂和蝴蝶的纠缠,平生所爱便是这竹子,我们相互了解、相互赏识,谁说那修长的竹林能胜过这竹子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特性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竹子节节高升,枝叶繁茂,却不开花招蜂引蝶,展现了其高洁自守的品格,诗人以竹为友,认为竹子是他平生所爱,无人能及,表达了对竹子的深厚感情和高度评价。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世界,诗人以竹自喻,表达了自己高洁自守、不慕虚荣的品格追求,通过“平生相爱应相识,谁道修篁胜此君”等句,表达了对竹子的深厚感情和高度评价,展现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禹锡的生平经历有关,刘禹锡一生历经坎坷,多次遭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竹子作为一种高洁自守的象征,自然成为了诗人表达情感、寄托理想的重要载体,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竹子的生长特性和情感态度,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人生理想的执着。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刘禹锡高超的文学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文学和文化的窗口。

“平生相爱应相识,谁道修篁胜此君。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