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帝乡群侣杳难寻,独立沧洲岁暮心。的意思及出处

7个月前 (03-07)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岁暮归南山

帝乡群侣杳难寻,独立沧洲岁暮心。的意思及出处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帝乡群侣杳难寻,独立沧洲岁暮心。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王孟”,虽有壮志,但性格孤直,为人耿介,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当时和后世所倾慕。

译文

不再在朝廷宫门前陈述己见,回到南山归隐我那破旧的茅屋。

圣明时代我尚且被遗弃,衰老多病的我朋友也都生疏。

白发频生催人日渐衰老,阳春来到逼得旧岁逝去。

在这帝乡里寻找往日的朋友,只余下一片杳杳茫茫,我只得独自一人在长满沧草的江边度过这寒冷的岁暮。

释义

此诗系诗人归隐之作,诗中发泄了一种怨悱之情,首联叙述停止追求仕进,归隐南山;颔联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颈联描述自己迟暮多病之苦;尾联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和不平,同时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丰富,层层辗转反复,风格浑成自然,富有韵味。

赏析

“北阙休上书”,实际上表达的正是“魏阙心常在,金门诏不忘”的情意,只不过这时他才知道,原来魏阙金门并非庸才所能进入,而自己也不是一个堪当大任的贤才,这一联用的是陈情事而寓感慨的写法,直抒胸臆,略无隐晦,表现了内心的愤郁不平。

“不才明主弃”,感情十分复杂,有反语的性质而又不尽是反语,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当他向皇帝献诗求仕的时候,皇帝既未能赏识,也没有予以录用,但在这里,“不才”句是谦词反语,意在指责朝廷弃置贤才的谬误。

“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为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荐或引荐不力,而诗人却说是因为自己“多病”而疏远了故人,这是一层;古代,“穷”、“病”相通,借“多病”说“途穷”,自见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又是一层;说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察识自己,这更深一层,这三层转折,使诗人对“不才”怨而不怒,措辞极委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两句,发语平易而含蕴丰富,诗人用白发、青阳的变易,对仗工稳,抒发了岁月不留人,而自己功名未就的感慨。

“帝乡群侣杳难寻,独立沧洲岁暮心”两句,诗人向友人吐露胸怀:在这岁暮之际,我深感自己身世飘零,平生老友都已不存,只有独自面对这苍茫的江波,倾吐自己孤独的心情。

创作背景

大约在开元十六年(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来到长安,渴望入仕,但时运不济,命运多舛,转徙于张说府邸,以求引荐无果,于是愤而写下这首诗,诗人抒发年华已逝、壮志难酬的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帝乡群侣杳难寻,独立沧洲岁暮心。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