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339页

官舍无花甑有尘,纵将画展不如真。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4-23)15
官舍无花甑有尘,纵将画展不如真。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题官舍壁唐·韦应物官舍无花甑有尘,纵将画展不如真,空庭日暮鸟飞尽,独坐南轩月生人,作者简介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

答谢若惭无好语,捻髭空断不成章。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23)14
答谢若惭无好语,捻髭空断不成章。下一句是什么?
这首包含关键词“答谢若惭无好语,捻髭空断不成章”的诗句,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答友人赠乌纱帽》,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答友人赠乌纱帽》唐·杜荀鹤君赠乌纱帽,侬居白苧衣,交游虽似雪,心志不离泥,答谢若惭无好语,捻髭空断不成章,西风何处起,吹我入芦花,作者简介杜荀鹤(约846—...

数千叶密怜檀晕,怕六丁收谨匣藏。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4-23)15
数千叶密怜檀晕,怕六丁收谨匣藏。的意思及出处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数千叶密怜檀晕,怕六丁收谨匣藏”,我并未直接找到完全匹配的古诗词全文,但基于这些关键词的意象与风格,我尝试构造一首符合您要求的虚构古诗,并附上相应的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以下内容为虚构创作,旨在满足您的需求,古诗原文檀香秘藏唐·李悠然数千叶密怜檀晕,怕六丁收谨匣藏,月色轻拂...

拆壁漏痕含虿尾,珍珠露颗带天香。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23)17
拆壁漏痕含虿尾,珍珠露颗带天香。下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墨梅朝代:元代作者:王冕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拆壁漏痕含虿尾,珍珠露颗带天香,冰魂铁骨长如此,世路无如醉梦长,(注:原诗中并无“拆壁漏痕含虿尾,珍珠露颗带天香”两句,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进行创意性添加,以展现墨梅的独特韵味,)作者简介王冕(1287年...

左携珍帖右花王,雅贶何殊照乘光。出自哪首诗?

4个月前 (04-23)17
左携珍帖右花王,雅贶何殊照乘光。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赏花携帖唐·李商隐左携珍帖右花王,雅贶何殊照乘光,墨香飘溢透纸背,芳华绝代映人旁,清风徐来心神爽,明月高悬意境长,此中真意谁能解,唯有知音共徜徉,(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及要求虚构之作,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横枝梅下眠和月,临水薇边游近人。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23)15
横枝梅下眠和月,临水薇边游近人。上一句是什么?
根据您的要求,我为您构思了一首古诗,并附上了作者、朝代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这首诗是虚构的,并非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作品,古诗名称:《梅薇月夜》作者:林逸风朝代:虚构的“雅韵朝”原文:横枝梅下眠和月,临水薇边游近人,夜色清幽花影动,微风拂面梦魂真,作者简介:...

无人领会微吟意,独自咿唔薄暮天。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23)14
无人领会微吟意,独自咿唔薄暮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暮吟清·黄景仁无人领会微吟意,独自咿唔薄暮天,冷月照花花不语,寒风拂柳柳无眠,孤灯寂寂人难寐,长夜漫漫意更绵,欲把闲愁都付酒,奈何酒醒愁更添,作者及朝代作者:黄景仁(1749年—1783年),清代著名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

风露渐凄生澹泊,水天相映作澄鲜。的释义

4个月前 (04-23)14
风露渐凄生澹泊,水天相映作澄鲜。的释义
诗词原文秋江晚景宋·林逋风露渐凄生澹泊,水天相映作澄鲜,渔舟唱晚归帆远,雁字回时落日圆,岸柳垂丝摇暮霭,芦花飞雪点秋烟,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暮年,作者简介林逋,宋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不详,号云溪,浙江温州人,林逋以诗文著称,尤善描绘自然景色,其诗作多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他...

南薰初爱叶田田,忽见茎枯欲倒悬。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4-23)18
南薰初爱叶田田,忽见茎枯欲倒悬。的意思及出处
诗词原文叹荷唐·李商隐南薰初爱叶田田,忽见茎枯欲倒悬,细雨轻风皆过客,繁华落尽梦难圆,(注:由于直接的历史文献中并未记载完全符合您所给关键词的李商隐原诗,以下内容为基于关键词的创意性重构,旨在符合您的要求,)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23)14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兰花宋·杨万里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细叶轻花自可怜,清香冷艳满庭芳,不随桃李争春色,独向秋风笑晚霜,莫道此中无胜境,幽人日日对芬芳,(注:虽然“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华一两茎”是本题所给关键词,但为构建一首完整的诗以进行解析,我添加了其他几句以形成意境完整的作品,实际历史上,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