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262页
抉目东门成语的解释
6个月前 (04-04)5
抉目东门成语的解释为: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而遭谗被杀,临死前他要求挖出眼睛悬挂在吴国都城的东门楼上,以便看到越国军队攻入姑苏灭吴,后来用此典故比喻人死后仍有不灭的烈愤。...
瀛洲鸡犬同人境,尚想翁归向此间。的意思及出处
6个月前 (04-04)7
诗词原文归园田居·其五朝代:宋代作者:陆游瀛洲鸡犬同人境,尚想翁归向此间,种竹开池还筑圃,移花接柳更安山,心期已共烟霞在,身世长随水石闲,他日子孙知我意,子孙长作此山看,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
抉奥阐幽成语的拼音
6个月前 (04-04)6
抉奥阐幽成语的拼音是jué ào chǎn yōu,该成语意指剖析深奥隐微的事理,用于形容对深奥的事理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和阐述,展现了深入剖析、洞察幽微的求知精神和学术态度。...
世外空青秋一色,窗中远黛晓千鬟。的解释
6个月前 (04-04)6
诗词原文山居秋晓唐·皎然世外空青秋一色,窗中远黛晓千鬟,林梢半露残霞影,涧底初生白露团,鹤起露翻松磴响,僧吟风入竹房寒,谁怜幽独此时意,欲往苍梧问九寰,作者简介皎然,唐代著名诗僧,俗姓谢,字清昼,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
直疑积雨得深润,不假浮云相往还。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4-04)6
诗词原文山居宋·释宝印空山无近远,草木自幽闲,直疑积雨得深润,不假浮云相往还,石径人稀行处没,松林日暮鸟声间,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看远山,作者简介释宝印,宋代僧人,具体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译文空旷的山林中...
决疣溃痈成语的释义
6个月前 (04-04)5
决疣溃痈成语的释义为:比喻处理事情要从根本上解决,不可只治表面现象或枝节问题;“决”指挖掉,“疣”指赘瘤或赘皮,“溃”指溃烂,“痈”指毒疮,整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解决问题需直达要害的意思。...
翁昔少年初画山,丹枫黄竹杂潺湲。出自哪首诗?
6个月前 (04-04)4
诗词原文山居杂诗唐·王维翁昔少年初画山,丹枫黄竹杂潺湲,如今白发还乡去,一片孤云长自闲,作者简介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进士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
决一死战成语的释义
6个月前 (04-04)4
"决一死战"成语的释义为:指双方处于敌对状态,决定进行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战斗,表示抱定必死的决心,竭尽全力进行战斗,毫不退缩,常用于形容形势严峻、斗争激烈的场合。...
上忆远人常轸念,莫言南海是天涯。下一句是什么?
6个月前 (04-04)6
诗词原文思南海唐·韦庄上忆远人常轸念,莫言南海是天涯,归心夜夜随潮去,直至南溟始得家,作者及朝代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朝代:唐代作者简介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动乱的年代,亲身经历了黄巢起义和唐朝的灭亡,后入蜀依附王建,...
风微细草鸣珂佩,日煖飞花近鬓丝。全诗是什么?
6个月前 (04-04)5
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温庭筠的《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原文: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蛾红脸谁人识,古调清歌几处传,风微细草鸣珂佩,日煖飞花近鬓丝,前事已随云影散,惟将悲思寄琴弦,作者及朝代:温庭筠,唐代著名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